一带一路经贸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国内新闻 > 以文会友,共筑“一带一路” 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

以文会友,共筑“一带一路” 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

发布时间:2023-10-20 11:03:15 人气:135

欧亚科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 2023-10-20 20:01 广东


   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值此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,10月17-18日,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,超过140个国家与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,济济一堂。


    自十年前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起,至2021年全球发展倡议首次亮相,再到2022年、2023年分别推出全球安全和全球文明倡议,中国积极笃行,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中国不仅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,更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。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,更显现了中国对自身文化的坚定自信。


    截至今年7月,全球超过3/4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,迄今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,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。



一带一路 文化先行

    时过境迁,丝路文化的精神却历久弥新。古老的丝绸之路孕育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其核心理念是“和平、合作、发展、共赢”,传承了丝路精神,凝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,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。


  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‘一带一路’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跨越文明隔阂、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,推动各国相互理解、相互尊重、相互信任。”


    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各国间的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“硬”支撑,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“软”助力。我们应充分挖掘沿线国家丰富的文化底蕴,传承和弘扬“丝绸之路”这一充满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文化象征。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,使沿线各国都能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有益元素,推动不同文明的共同进步。



文化融通:构筑“一带一路”基石


    在当今百年变局的历史关口,中国共产党始终抱着为中国人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,同时肩负着为人类谋进步、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,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这一倡议不仅在全球赢得了广泛支持,也成为推动世界进步的引领力量。


    “一带一路”穿越欧亚非三大洲,连接四大文明、五大宗教和九大语系,开启了规模最宏大的文化融通。文化融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旋律,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力量。


    “文明如水,润物无声”,在文化融通的过程中,我们要善用历史文化遗产,促进文化产业合作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理念的深入传播。充分利用文化的潜在力量,积极展开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,将“中国梦”与周边国家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地区发展的愿景相契合,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,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。



文化薪传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非遗之旅


    在过去的十年中,“一带一路”共建成就斐然,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经贸合作日益深化,还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迈出坚实步伐。经济贸易的合作、人文交流的日益密切、友好企业的往来,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间展现出崭新的风采,实现了文化的“出海”与“出圈”。


    非遗之音打动国际峰会。10月18日上午,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(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)。来自贵州侗族大歌之乡的少年儿童,欢快地唱起《阳雀歌》,纯净的天籁之音回荡在大厅,深深打动了各位来宾。


   中国非遗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。江苏苏州昆曲与宜兴紫砂陶等世界非遗,受到了国内外瞩目。在海外社交媒体上,以非遗为主题的视频赢得高点击率和点赞数,彰显了中国非遗的全球影响力。茶叶、瓷器、乐器等传统文化产品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动,正在海外传播,为中华文明的辉煌绽放添上了新的篇章。


    中国之美如何迈向世界?唯有通过文化的交流与融通。精彩叙述中国故事是优化中华文化传播的关键环节,不仅使全球倾听中国,更将中国文化巧妙融入世界故事,寻求共通的文化价值,从而提升对外传播的感染力和亲近感。


    为此,传统文化研究院利用“文化+科技”的新媒体手段,自主开发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十二《传承兽》IP,一经推向市场,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;今年4月和北京卫视联合承办的非遗节目《传承进行时》万人演唱会在北京卫视首播,覆盖1.3亿人群,社会反响热烈,网络对于非遗项目的搜索率直线上升,真正实现了项目本身所涵盖的内涵……


    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,今年8月,传统文化研究院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大会暨《传承进行时》大型晚会启动仪式,将非遗推向世界舞台,3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外宾出席了此次交流大会。


    传统文化研究院关注中华文化传播内容的同时,也在持续优化传播形式。积极对中华文化进行数字编码,用信息手段整合文化资源,生产出与时俱进的数字文化产品进行针对传播,最终达到宣传中华文化的目的。


    10年笃行不怠,10年春华秋实。新时代新征程,中国以“文”会友博采众长,与世界同品文明之美,共赏文化之萃。展望未来,我们将巩固“一带一路”成果,以“奋进、开放、包容”的态度拥抱新机遇,共建人类文明花园,打造“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与共”的美好未来。